我很喜歡在烘焙材料裡放入這個醬料作為香味的引子,同時,我也喜歡在下午時塗抹在吐司或餐包上再配上一杯 IKEA 中焙咖啡粉的咖啡當做下午茶。這就是一個清爽的美味,但是,今天因為要拍攝照片,這焦糖過頭了,帶著酸苦味了。
烘焙食譜-普爾曼麵包(就是吐司哦)
這個四四方方的帶蓋吐司的典故還真的與火車有關係。主因是為了減少在火車上儲存的空間才用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模具來烘焙,同時,因為是在美國的長途列車 Pullman 上銷售,所以就此列車名稱命名了。事實上,台鐵排骨便當,早期也是在白鐵仔光華號上銷售,為何不叫做光華便當呢?在法國這個麵包的名字就叫做 Pain de mie 龐多米吐司。口味都是屬於外酥內嫩的口味,帶著濃郁的小麥芳香的麵包。
烘焙知識 - 黑麥酸種麵包
就因為黑麥(裸麥)的特性,慢慢地,人們從無數次失敗的經驗中甚至是因為偶爾的錯誤中發現了過度發酵的酵種麵團竟然可以解決麵包潮濕軟綿崩塌的問題。
我做烘焙 - 糖漬柑橘類蜜餞
法式甜點裡常常必須有不同的蜜餞,如:柳橙,橘子,檸檬,萊姆,櫻桃,西洋梨,蘋果等等,藉由其原本的果色及香味讓糕點增色及添香。
我做烘焙 - 手指蛋糕麵糊
這是我學的第一個麵糊,也是許多學烘焙的學員第一堂可做的東西,算是我這個下里巴人野人獻曝吧!這個手指蛋糕應用在許多食品裡,有冰淇淋,夏洛特,及意大利著名甜點提拉米蘇(Tiramisu)的組合材料裡。在台灣,也有一種號稱是台式馬卡龍的小點心就是這個為基本配方去導出的產品。
我做烘焙-布赫達露糖漬水果塔
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甜點,在那個 1860 年時首次由糕點師 Fasquelle 在巴黎的第四街 75 號首次銷售。傳統上使用了杏仁粉作為填充餡料的基底。塔面鋪上了糖漬水果(一般是西洋梨,蘋果及杏桃),再撒上了杏仁薄片。最後出爐後再塗上櫻桃,茴香,蘋果等等水果酒的酒糖液作為調味。
我做烘焙 - 吐司及生吐司
我很喜歡傳統上那種拿在手上不用塗抹任何抹醬就可以手撕的傳統吐司。這幾年因為老店消失,這個產品漸漸地消失在市場。然因為配方流傳到日本後竟然以【生吐司】的名號又風行在台灣島的市場之上。主要原因在於使用到更好的食材例如,麵粉,蜂蜜,鮮奶及奶油;及更好的製程技術。
無限
烘焙知識 - 魯邦菌(酸種)
人類的歷史上,小麥能夠發展出一連串的發酵用途,全然是意外中的發現。慢慢地成為烘焙師的秘密再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而發酵中產生的酵母菌種及乳酸菌種與麵粉產生其獨特的香味,其迷人的香味背後,意味著這個麵包店的歷史傳承,也代表著烘焙師的心情故事。